向小湘对新建的作坊十分满意,之前槿婳说作坊里的工人他都可以随意差遣。他平日里闷闷的,也不爱说话,碰见制做妆粉的事,却是变了个人似的。

    ——跟工人们讲起制作程序头头是道,若有哪个工人在干活时不够用心,马虎应付,向小湘也敢板起脸去训他。

    槿婳觉得向小湘是个天生的当坊工头头的料。

    离十八里街最近的东街上,有着城中最大的教坊。

    教坊里姑娘多则上百,少则也有五六十。

    六月的天,太阳毒辣,槿婳撑着伞挎着篮子从教坊后门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小梅跟在她身后,同样也撑着伞,挎着个篮子。

    篮子里放了许多小盒子,正是向小湘带着工人近期才做出来的新品。

    这新品如今有个正式的名字叫“玉容膏”,这名字是穆子训取的。

    包装“玉容膏”的盒上除了“美人妆”店铺的芙蓉花标记和“玉容膏”三个字外,还有向小湘的“湘”字。

    槿婳这般安排,一是对向小湘的敬重,二是想让向小湘生出一种从今以后要与“美人妆”同呼吸共命运的归宿感和使命感。

    小梅抬手拿起帕子给槿婳擦了擦汗,皱眉道:“少奶奶,日头太毒了,要不要回去?”

    这几日,槿婳每天带着她到各处楚馆教坊还有女眷多的大户人家送“玉容膏”。她一个粗使丫头,连走了几日的路,脚都酸了,更别提槿婳这个“少奶奶”了。

    槿婳温和地笑道:“送完前面的那两家,我们再回去。”

    小梅不解地道:“少奶奶,便宜没好货,咱还白送,不是直接就让玉容膏掉了身价吗?”

    不仅白送,而且为了送这批货,美人妆已经关门好几天了,不知道的人,还以为美人妆倒闭了。

    她跟着槿婳四处去送货时,那些馆里、坊里、宅里管事的女人,对她们也多有爱答不理的。

    小梅觉得槿婳这么做,就是吃力不讨好。

    槿婳胸有成竹道:“要是咱们直接把玉容膏摆到货架上去卖,哪怕价格再公道,说得再好,她们也不见得就愿掏钱买,因为这是新品,没名气也没人知道它的效果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免费送给她们用,她们就乐意用吗?”小梅问。

    “俗话说不用白不用,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用,但一定会有不少人会选择尝试。”槿婳道。

    那些选择尝试的人,都有可能成为美人妆潜在的顾客。她送的份量只够用十来日,这十来日足够她们感觉出玉容膏的妙处。

    而她之所以赶在新品上架前,往楚馆、教坊、大宅院送试用新品,是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女人最多,对妆粉需求最高的地方。

    前期亏点钱,是为了后期的盈利,把这五百份试用品免费送出去,她一点也不心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