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润之批网>科幻>聚散今生 > 第四十五章 溯源(3)
    冯力道:“约两百年前的北周②长安来了一位南朝道士,人称清风子,正是清风拳的开山鼻祖。来北周前,他已在南陈、北齐、西梁③各地立下赫赫威名,除了与淮扬一人不分胜负外再,无人能敌。老前辈讲,他师门中多人与清风子交过手,死伤者极众,故而一辈辈传下话,勿忘那段师门之耻,让后辈们勤学苦练。”

    这段姚师傅也曾提起过,万青心中泛起一股自豪之情。

    冯力继续道:“当年,老前辈的先辈为了报仇雪耻,派多名弟子进巴蜀、穿荆襄、过淮扬、下江南,历经几番寒暑,终于弄清了清风子的来历。万兄弟,我猜这些你知之不多。”

    万青道:“在下愿洗耳恭听。”

    冯力点头道:“清风拳的要诀是:蓄、化、反。蓄指积蓄力量,清风子经常一招得手,对手非死即伤;化指化解力道,他即使挨上十下也能若无其事;反指反击,对手的细微破绽一旦被他抓住,便可反败为胜。”

    应该是“虚”不是“蓄”吧?姚师傅一再强调要虚虚实实,让对手摸不清底细。可能是哪里弄错了。

    冯力继续道:“接下来冯某要讲三则往事,前两则虽是铺垫,也请诸位稍安勿躁。”

    冯力道:“第一则大致是南朝刘宋年间,在如今豫章郡④,道家天师道⑤龙虎山的一支旁系在此落地生根。他们一边炼丹,一边习武。传了几代后,分化为内丹和外丹两宗。顾名思义,内丹宗以修炼内息为正,而外丹宗则推崇服用丹药。两家注经释典都称对方走了邪路,最后只能以武功分高下。初期的二三十年间,内丹宗逐渐占据上风,人数超过外丹宗数倍。但到中期,外丹宗出了一位高手,将局面彻底扭转。”

    这高手是清风子祖师?年龄对不上啊,那时祖师应该还未出世。万青皱起眉头。

    冯力继续道:“这位高手通过服用药石,练成一门雄雌掌,双掌中竟带有雄黄、雌黄的毒性。内丹宗弟子凡与他交手,轻则大病一场,重则落下残疾,不几年,内丹宗青壮损失殆尽。为挽回局面,内丹宗几位长辈集思广益,钻研出一门可以抵御毒性不沾身的内功。他们暗中选了几名颇具天资的弟子远遁外地,想等着有足够把握再回来,然后一举击败雄雌掌,为此在外漂泊了五六年。可等他们回来时,却发现全白忙活了。”

    万青忍不住问道:“白忙活?难道消息走漏,被外丹宗高手事先想到应对之策?”

    冯力笑道:“非也,是外丹宗高手已经暴卒,使这门御毒功失去用武之地。但凡丹药必有毒性,那位高手为维持雄雌掌之威力,必须不停服用丹药,体内毒性日积月累,终于压制不住而毒发身亡。唉,古往今来,此等例子不胜枚举,令人唏嘘。”

    他停了停,向四周道:“扯远了,扯远了。因那高手暴卒时的惨状,外丹宗弟子心有余悸;此外那高手练成雄雌掌也属机缘凑巧,不知祖上积下多少阴德才换得,以后虽也有人拼死尝试,却再无一个能成功。因此那高手一死,外丹宗一蹶不振,终至销声匿迹。而外丹宗一旦湮灭,这门内功也成了屠龙术⑥,练习过程费神费力,练成后却看不出多大用处,只能偶尔为来访宾客表演一番,以至于最后连名字都没留下。”

    四下议论纷纷,冯力扬手道:“诸位安静,容冯某继续讲第二则……嗯,其实也算不得往事,介绍一种特殊功夫。我们都是北方人,难得乘坐舟船。但在江南,河道密布,湖泊众多,当地渔夫多以船为家,在船上时间比在陆地还长。渔夫们为防身御敌,所练功夫也要适合在船上施展。船头不比陆地,地方狭窄,极易晃动。因此施展时第一要双脚稳,第二要力道轻,第三是全凭手法,这些诸位应该都能想象的到。……”

    原来清风拳还有这种来历,第一次见姚师傅出招之时,大家都觉得奇怪,现在可算明白了。

    冯力仍在道:“……当地人统一称之为船拳,其实还包含了多种流派分支。嗯,我卢兄长统领江南,他应该对船拳了如指掌,他的随行人中必定有此中高手。若哪位有兴趣,可以稍后向卢兄长他们请教。”

    从四周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,冯力也不在意。他有意停顿许久,才道:“接下来冯某切入正题,是关于清风子与清风拳的。嗯,可能会比较长,在下尽量长话短说,也请诸位耐心。”

    万青全神贯注地听着,生怕双耳漏过冯力讲的每一个字。

    冯力道:“第一则中提到了道家天师道,发源地在蜀地青城山,山中有座丈人观,极为出名。到了南朝萧梁末年,当时的观主年岁渐高,开始考虑下任观主人选。但可惜的是,原先有意栽培的几位亲传弟子都英年早逝,余下的几位则均觉不满意。于是观主打破常规,打算从本观的所有道士中挑选优异者。”

    冯力摇了摇头,叹道:“譬如在公侯之家,若以嫡子昏庸为由传爵于庶子,注定引起风波。老观主的几个亲传弟子,当然不会认为自己能力平庸或品性不端,怎肯容忍观主之位旁落?于是动了邪心。他们联起手来,有的暗中监视人选的一举一动,有的在老观主身旁煽风点火。没多久,老观主发现甲调戏了女香客,乙时时牢骚满腹,丙功课时心不在焉,等等。尽管都是些小事,但次数多了,老观主也难免心生不满,将那人从心中剔除,到后来,只剩下一名传功道士。”

    这传功道士是清风子祖师吗?算了,我还是耐心听冯首领讲下去吧。

    冯力继续道:“传功道士平时慎言慎行,亲传弟子见老伎俩难以奏效,又忌惮传功道士武功高强,便打起他身边几个道童的主意。这些道童都是刚刚十岁左右,哪懂什么心机?或遭引诱,或被胁迫,或受激将,总之是接连违反道规。恰巧此时来了朝廷急命,要老观主即刻去江陵。老观主并未意识到事态严重,临行前匆匆指定另一位老道士代管。不料他前脚离观,亲传弟子后脚便强行接管观里的权力,然后要将犯事的小道童全部除名撵出。传功道士意识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,无奈只好撕破脸皮,坚持留住小道童。其实他虽然处于下风,但只要咬牙熬到老观主归来,局面自然翻转。可惜啊,他一念之差,弄得满盘皆输,还枉送了数条性命。”

    包括万青在内的几人同时惊问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冯力道:“此时被夺权的老道士出面调解,他提出一个折衷之策,让小道童们暂离丈人观避祸,风平浪静后再回来。为此,他搬出‘重耳在外而生,申生在内而亡’⑦的典故,说服了传功道士。传功道士想着让小道童们去龙虎山呆一年半载也好,便派他武功最高的徒弟随同保护。老道士还拿了几件镇观之宝作为见面礼。不想天有不测风云,他们的舟船在浔阳停泊时,侯景之乱⑧爆发,他们被一伙四处劫掠的乱兵盯上。不但财物全失,除了一名道童被护送徒弟拼死救出,其余道童不是被乱兵所杀,便是葬身江中。”